工會簡介及歷史

工會簡介

中華電力公司華員職工會簡稱「中電工會」,成立於1948年,至今已有超過70年歷史。前身為中華電力公司工人遊樂會,一直以來為維護中電公司僱員權益奔走。工會成立至今,除不定期舉辦會員活動外。我們亦積極參與社會事務。中電工會是香港工會聯合會(簡稱工聯會)屬會,亦為工聯會的創會成員,並是香港公共事業工會聯合會的屬會及創會成員。

中電工會歷史節錄

節錄自2013年與洪賓先生的訪談
(洪先生自1948年2月1日已加入エ會・並曾在1939至1967年在中電公司服務)

1940年至1941年公司在紅磡蕪湖街設有「中華電力公司工人遊樂部」,提供基本生活用品,此為中華電力公司華員職工會的前身・直至1948年中電工會成立。賓叔憶述當年,工人普遍對升職的渴求比較淡薄,以糊ロ、薪金為重!當時的加班補水制度已確立由1.5至2倍沿用至今。

1946年,由華人機器會領導的全港加薪行動,全港機器13科罷工要求改善エ人待遇開始;33天的罷工要求,經協商後雖然成功爭取到加薪,但得到的卻是部份工友被解僱的慘勝!

衍生後來,1947年范興、區綿、李華枝、黎梅、林倚、林卓、陳超、李平、洪賓等籌備中華電力公司華員職工會,1948年5月1日勞動節(期近的星期六)在廟街成立中電工會・第一任主席為區綿・(中電工會成立後才與其他工會組成工聯會)

1950年由於港英政府的迫害,工會負責人要往內地廣州廣東省總工會行會議。他在紅磡發電廠當學徒,服務工場、輪値發電部由1939年至1967年。賓叔細說1967至1969在欽州街工會席地而眠,24小時保衛工會。

1967年6月23日下午四時中電工會率先罷工。會員24小時留守欽州街中電工會。六七事件後・大量工會會員經「復轉改」(回廠復職、轉其他公司、改行),令工會理事及積子大量流失,對當時的會務影響甚大。有了1967年的事件,港英政府轉而使用懷柔政策,勞工法例的制定,以及工會持續爭取勞工法例的完善,讓前輩的努力沒有白費!

1968年後,公司大量聘用工程技術人員。67事件後公司與工會關係一度中斷,68年後慢慢逐步恢復。68年後也曾出現工潮,工友一呼百應怠工,名為「坐爐底」行動,去支持工會代表和公司商討。我們的行動是有理、有利、有節的。即使坐爐底行動時,工會仍會以大局為重,讓控制發電機組的工人緊守崗位,保持服務市民大眾,提供電力!有理、有利、有節是中電工會70年來的宗旨!

初期電廠約一百多人中已有數十人加入工會・每一位會員都是得來不易、粒粒皆辛苦!後來再發展街線、元朗等地區。由於當年尚未回歸,1967年前港英政治部更長期監控工會會議。1968年後的主席:陳卓麟、何東明、蔡賢・文土有、李祖同、莫樹丶林文燦丶黃松根、夏國良丶施生弟。

賓叔對歷任中電廠長都記憶猶在,能一一數出他們的名字。
1971年4月1日洪先生到工會任職助理書記與秦敬共事,至1985年2月榮休。

Scroll to Top